病例摘要:
中年男性,发现右侧颈部包块半月入院,病理活检查见鳞状细胞癌,查找原发灶。
既往有高血压病史,否认糖尿病,否认手术及外伤史。
检查所见:
PET/CT显影图像如下:
【PET/CT 全身MIP图】
【PET/CT融合图】
【PET/CT融合图】
展开剩余84%【PET/CT融合图】
【PET/CT融合图】
【PET/CT融合图】
【PET/CT融合图】
口腔病变图片
病理报告:
PET/CT检查示:
右上后牙龈及硬腭部见一结节状FDG摄取增高影,大小约2.0cm×1.3cm×1.5cm(上下径),SUVmax约为17.4,CT见局部软组织增厚影、凹凸不平,边界不清;右侧颈部(Ⅱ区)见增大淋巴结影,大小约2.9cm×2.2cm×3.0cm(上下径),FDG摄取增高,SUVmax约为22.3。
硬腭癌是原发于硬腭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。
讨 论
一、常见症状
●持续不愈的溃疡或糜烂:硬腭上出现超过2周不见好转的破溃、伤口或糜烂面。
●异常的肿块或增厚:能摸到或感觉到硬腭上有凸起的肿物,或者局部组织明显变厚、粗糙。
●不明原因的疼痛:硬腭部位出现疼痛,尤其在吃东西、吞咽或触碰时加重。
●颜色改变:出现无法解释的白色斑块(白斑)、红色斑块(红斑)或红白相间的区域。
●出血:硬腭溃疡或肿物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或触碰后易出血。
●其他:可能伴随牙齿松动(与肿瘤无关的)、口腔异味、张口困难、吞咽不适、甚至颈部淋巴结肿大(提示可能转移)。
二、主要风险因素
●烟草制品: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,无论是吸烟(香烟、雪茄、烟斗)还是咀嚼烟草(槟榔等)。
●过量饮酒: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风险,且与烟草有协同致癌作用。
●人乳头瘤病毒感染:某些高危型HPV(如HPV16)感染与部分口咽癌(邻近区域)相关,在硬腭癌中的作用也在研究中。
●不良口腔卫生与刺激:长期口腔卫生差、如不合适的假牙反复摩擦刺激硬腭黏膜。
●营养缺乏:饮食中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(维生素A、C等)。
三、如何诊断
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。如果发现可疑病变,通常需要:
1. 活检:取一小块病变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,这是确诊的“金标准”。
2. 影像学检查: CT、MRI及PET/CT检查,该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查找原发灶,PET/CT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,一次检查了解了全身肿瘤分期、范围以及是否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原发灶。
四、主要治疗手段
治疗是个体化的,通常需要多学科协作(外科、放疗科、肿瘤内科、修复科等),方案取决于肿瘤的分期、位置、大小、患者全身状况等。
五、如何预防
●戒烟并远离所有烟草制品(包括槟榔): 这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!
●限制饮酒:最好不饮酒,若饮酒也需严格限量。
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:每天有效刷牙、使用牙线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。及时治疗口腔疾病。
●健康均衡饮食: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新鲜蔬菜水果。
●接种HPV疫苗:虽然主要预防宫颈癌等,但理论上对预防HPV相关的口腔癌也可能有益。
审核医生:吴 平(副主任医师)
发布于:四川省国汇策略-券商配资开户-股票加杠杆平台-杠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