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国电池企业逐步加速海外产能布局,以应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本地化配套需求。欧盟《新电池法案》及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要求电池组件和原材料本地化比例,迫使企业在海外建厂。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通过整合欧洲客户资源,降低物流成本并规避关税。与此同时,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的放缓,海外市场逐步成为消化产能的关键,头部企业通过绑定稳定客户来降低风险,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、亿纬锂能与宝马
主要厂商
1. 宁德时代
德国,图林根工厂作为首个海外工厂,2019年动工,分两期建设电芯及模组产线,规划年产能14GWh,主要服务欧洲本土车企,填补德国锂离子电池制造空白
匈牙利,德布勒森超级工厂,规划总产能72GWh,分两期建设。一期项目已投入7亿欧元,规划产能为34GWh,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生产,二期项目规划产能38GWh,预计将于2025年开工建设,2027年投入生产。达产后将配套宝马、奔驰等欧洲车企,服务半径覆盖欧洲主要市场。此外还将配套电池回收业务,计划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回收体系。2025年5月主厂房土建工程已完成,机电设备安装进入尾声,电芯产线预计2025年内正式投产
西班牙,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携手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公司建设电池工厂,规划产能为50GWh,预计将于2026年底开始试生产
印尼,与印尼电池集团共同成立合资企业,投资约11.8亿美元建设一座JV5电池制造工厂。2025年6月正式开工,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投产,规划电池年产能为15GWh,一期7.5GWh已获批,覆盖红土镍矿开采到电池制造的全产业链
2. 比亚迪
匈牙利,2023年底宣布投资约5亿欧元建设的塞格德乘用车工厂,预计2025年底投产,将采用 “电芯进口+本地化组装”模式生产电动汽车。配套的电池组装厂已于2023年在布达佩斯附近的Fót启动,投资2700万欧元,主要负责将进口电芯组装成电池包,以满足欧盟原产地规则要求,降低整车关税成本
巴西,工厂整合了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,计划引入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,并通过本地化采购逐步提升零部件自给率
韩国,与韩国KG Mobility合作在韩国设立电池工厂,主要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组,用于混合动力车型。该工厂旨在规避美国关税限制,通过韩国本土生产电池组以获得出口美国的税收优惠。目前项目处于筹备阶段,具体产能和选址尚未最终确定
3. 国轩高科
德国,哥廷根工厂作为欧洲的首个电池生产基地,2023年9月实现首款电池产品下线,目前首条Pack产线已投产,整线自动化率超过70%,模组工序阶段达80%。产能稳步提升,已接到大量欧洲订单,产品涵盖商用车电池、储能系统电池和乘用车电池,并作为欧洲研发中心、物流中心及售后服务点。一期规划20GWh产能,分四期完成,全部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20亿欧元
美国,弗里蒙特工厂于2023年12月首款电池包下线,产能1GWh,聚焦美洲储能市场,生产家用及便携式储能产品。密歇根州工厂,原计划 2026年1月投产,2025年4月项目停工;伊利诺伊州工厂原计划2024年投产,目前未明确投产状态
斯洛伐克,与斯洛伐克电池制造商InoBat的合资项目于2025年5月被列为国家战略投资,享受政策支持。总投资超12亿欧元,计划2026年第二季度启动初步生产,2027年实现全面生产,初期年产能20GWh,后期逐步扩展至60GWh
摩洛哥,非洲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工厂,2025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,一期规划年产能20GWh,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投产,后续计划扩展至40GWh,建设时间预计不超过三年
越南,2025年3月产能利用率已达85%,月产能提升至1.2GWh(原规划1GWh)。产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,配套VinFast的VF9、VF5等车型,并为现代越南工厂试供应三元电池模组,模组/PACK环节本地采购率达35%(含壳体、线束等)
印度,2024年7月与印度Amara Raja签署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许可协议,支持其建造电池工厂,但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
4. 亿纬锂能
匈牙利,位于德布勒森市西北工业区,紧邻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,规划总产能30GWh,分四期建设,总投资约99亿元,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,2027年第三季度竣工,2030年前满产。将生产46系列大圆柱电池,初期主要供应宝马“新世代”车型,远期覆盖欧洲其他车企及储能市场
美国,与康明斯、戴姆勒卡车、佩卡成立合资公司,生产方形磷酸铁锂电池,年产能21GWh,聚焦北美商用车市场,预计2026年出货
马来西亚,一期项目(第五十三工厂)2023年8月动工,2024年12月设备进场,2025年2月实现首颗圆柱电池下线。目前工厂已具备年产6.8亿只圆柱电池的产能,主要供应电动工具、电动两轮车市场;二期储能电池项目,2025年6月计划投资86.54亿元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扩建新型储能电池项目,规划产能10-15GWh,建设期不超过2.5年,预计2026年初实现量产;三期储能电池项目,预计2025-2026年启动建设,设计年产能38GWh,重点生产储能电池,计划2.5年内建成
英国,2024年有报道称正在投资至少12亿英镑在英国考文垂新建汽车电池工厂,初期年产能为20GWh,未来可扩至60GWh
5. 孚能科技
土耳其,与TOGG合资成立的Siro公司,其位于盖姆利克的电池工厂一期6GWh产能已于2023年3月建成投产,并在2025年3月完成爬产,目前已向TOGG客户批量供应电池模组和Pack产品。支持了TOGG首款车型T10X的交付(累计订单超17万辆),计划在2025年7月开始向土耳其政府公务车队批量供货。目前已启动土耳其年产10GWh锂离子电池厂的第二次增资项目,计划进一步扩大当地产能。将在2026年成为高镍电池模块和封装的主要生产基地,并在2031年实现年产能20GWh的目标
德国和美国,目前两地项目仍处于停滞状态,仅有土耳其工厂实质性投产
6. 欣旺达
匈牙利,2023年7月宣布投资19.6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工厂,是其首个海外动储电池制造基地,2024年10月举行桩基仪式,标志着项目进入正式施工阶段,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。截至2025年7月,项目处于土建施工阶段,设备采购和安装计划将于2025年底启动
泰国,2025年3月获批投资108亿元建设两座工厂,生产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,同步规划电池回收业务,首批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内启动,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。工厂采用清洁能源技术,并规划电池回收业务,形成从生产到回收的闭环体
越南,在北江省扩建消费电池工厂,预计2025年6月投入运营,主要生产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用锂电池,年产能超1550万块,并新增个人电子设备生产线
印度,项目虽未明确进展,但海外业务占比已达40%以上,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
7. 中创新航
葡萄牙,首座海外电池工厂,也是行业内首个零碳数智化(AI)超级工厂,涵盖电芯、模组和电池包全链条生产,主要面向欧洲动力及储能市场。项目总投资约20亿欧元,一期规划年产能15GWh,预计2027年开始交付,2028年全面投运,并有望将产能进一步扩至45GWh
泰国,东盟区域布局的关键一环,目前已实现批产交付,主要生产模组和电池包产品,配套东南亚及周边市场
8. 蜂巢能源
泰国,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春武里工厂,2024年2月正式投产,2025年6月迎来第10000台EV电池包下线。工厂配备2条CTP&LCTP/HEV产线,集成WMS智能物流等8大数字化系统,产线良率高达99.9%,通过MES系统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,原材料库存周期较投产初期大幅缩短。二期计划建设8GWh电池产能,配套储能系统
德国,萨尔州模组PACK工厂,原计划2024年中期竣工,用于电芯组装为模组和电池包,但受欧洲市场需求疲软、关税威胁及客户项目取消影响,建设进度严重滞后;勃兰登堡州电芯工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,年产能16GWh,因上述因素于2024年6月暂停建设
9. 远景动力
西班牙,2024年7月开工,将研发制造最新一代磷酸铁锂(LFP)电池产品,预计2026年投产
法国,项目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0亿欧元,2025年6月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,到2030年将建成产能24GWh,并具备实现40GWh的扩容潜力
英国,现有一座年产能1.9GWh的工厂,自2012年起运营,是英国唯一动力电池工厂;第二座超级工厂于2022年底开工,预计2025年投产,首期产能12GWh,年供10万辆车,获英国政府10亿英镑融资支持
美国,2025年完成改造田纳西工厂,转为生产储能电池,一期产能7GWh,已投产并服务于头部储能客户,是美国最早的动力电池工厂之一;与福特合作建设的肯塔基动力电池工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,但因供应链问题延迟,最新进展待确认;南卡罗莱纳工厂因美国关税和清洁能源政策不确定性暂缓建设,具体重启时间未明确
匈牙利,2025年6月匈牙利大圆柱电池工厂已启动建设,未来将为宝马集团第六代全球电动汽车平台供应电池,支持其高端车型电动化
10. 瑞浦兰钧
印度尼西亚,2025年1月正式官宣,一期规划产能8GWh,主要生产锂电池电芯、模组及电池包,覆盖动力与储能领域。通过印尼附属公司 PT REPT BATTERO INDONESIA运营,股东增资1.395亿美元用于建设。截至2025年6月,工厂已进入量产阶段,并与当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,计划年内交付3000辆电动商用车的动力电池系统
11. 赣锋锂业
土耳其,2024年8月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与土耳其最大铅酸蓄电池制造商YIGIT AKU签署合作协议,计划成立合资公司,投资5亿美元在土耳其建设年产5GWh的锂电池项目,包括锂电池生产线、电池组生产线及研发中心。该项目聚焦固态电池、大功率电池等先进技术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。目前已完成合资公司的注册,正在推进土地审批和厂房设计等前期工作,预计2025年内启动主体建设,2026年逐步投产
德国,与宝马集团合作的德国电池工厂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产,主攻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,目标为宝马高端电动车提供配套。规划产能10GWh,采用赣锋自主研发的固液混合电池技术,能量密度达240-270Wh/kg,循环寿命超2000次,已通过安全测试并进入装车验证阶段。目前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,正在进行产线调试和供应链本地化整合,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首批电池交付
匈牙利,曾与斯柯达明锐探讨在匈牙利建设10GWh电池工厂,以满足欧洲电动车市场需求。但受当地供应链成熟度及市场需求波动影响,双方正重新评估产能规模,可能将一期产能调整至5-8GWh,并优先布局储能电池产线。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建设,未来将与欧洲的锂资源布局(如爱尔兰Blackstair锂矿)形成协同,降低原料运输成本
12. 海辰储能
美国,2025年5月得克萨斯州储能系统制造工厂正式开业,计划于2025年7月进入全面投产阶段,具备年产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的能力。主要客户Powin Energy因经营危机濒临破产,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
沙特,2024年10月与沙特MANAT公司成立合资公司Hithium MANAT,计划在沙特建立年产能5GWh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
西班牙,2025年与GCRPV达成战略合作,计划在西班牙构建储能全产业链,具体产能和投产时间待公布
总体而言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布局已从“跑马圈地”转向“精耕细作”,通过产业链协同、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运营,逐步构建全球竞争力。未来,随着欧美政策进一步收紧和新兴市场需求爆发,海外产能将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
#新能源#
国汇策略-券商配资开户-股票加杠杆平台-杠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